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方案》中明確提出推動物流數智化發展,并圍繞提高全社會物流實體硬件和物流活動數字化水平、推進傳統物流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促進物流平臺經濟創新發展等作出系列部署。
2月18日,《人民日報》二版刊發《物流企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步伐加快 智慧運輸方案這樣生成(經濟新方位)》,報道中國物流所屬中儲智運通過智慧多式聯運系統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的實踐。
“信息孤島”“數據煙囪”等阻礙物流行業發展。為推動問題破解,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近日發布通知,開展物流數據開放互聯試點工作,創新物流數據交互模式和解決方案。實際工作中,多式聯運數據開放互聯,如何為企業提供優質運輸方案?
天津港新興建材碼頭,一批來自內蒙古的錳硅合金正陸續裝船,3到4天后運抵千里之外的南京港。
“由于下游客戶需要,我們經常要從內蒙古硅錳主廠區運送產品至南京濱江物流中心交割庫。”銀河德睿公司負責人說,過去通過公路運輸,雖快,但配送距離遠,運輸成本偏高。
通過智慧多式聯運系統進行比較,中國物流旗下中儲智運最大限度降低轉場和裝卸次數,為企業生成最優運輸方案——從內蒙古烏蘭察布出發,先經汽運至天津港,而后走水路抵達南京港,再以公路短駁完成“最后一公里”運輸。
“公水聯運,時間僅多了兩天,成本卻降低約25%。”中儲智運總經理申岸鋒說,不僅如此,借助物聯網技術,平臺實時監控運輸全程,降低了貨物損耗和運輸風險。
不只是大宗貨物,近年來,更多新能源汽車借助數字化物流揚帆出海。
過去一年,通過中儲智運平臺快速“走出去”的汽車整車運輸量同比增長超10%。它們有的從江西贛州經西藏拉薩,來到尼泊爾熱索瓦;有的從河南鄭州整車工廠裝箱后,搭乘中歐班列從阿拉山口出境,在哈薩克斯坦換裝后直奔歐洲。
“現代產業體系對多元化專業化服務提出更高要求,物流企業需要加快數字化轉型,深度嵌入產業鏈供應鏈,更好促進實體經濟降本增效。”申岸鋒介紹,通過人工智能技術,中儲智運已形成一張覆蓋6萬條公路運輸線路、4300余條水運線路的公鐵水智能“運力網”,服務生產制造、商貿等各類企業超5萬家。
“推動全社會物流成本持續下降更多要依靠創新變革。”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原所長王微表示,要加快發展網絡貨運、數字化平臺和智慧基礎設施建設等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培育和形成物流領域新動能,為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提供堅實支撐。
隨著一系列舉措發力顯效,我國社會物流成本呈穩步下降態勢。2024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降至2006年正式統計以來的最低水平。
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將提高全社會物流實體硬件和物流活動數字化水平,促進大數據、5G等技術廣泛應用,通過推動物流數智化發展等舉措,助力物流成本實質性下降。